提起马达加斯加,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当年畅销的动画电影《马达加斯加的企鹅》。但在国际政治版图,马达加斯加的存在感并不强。连日来政局的持续动荡,让这个长期淡于主流视线之外的非洲岛国,悄然逼近政治危机的临界点。
最新消息称,领导马达加斯加此次军营哗变的军官兰德里亚尼里纳16日发表声明说,他将于17日宣誓就任总统。
被马国民议会弹劾且已疑似“流亡”国外的总统拉乔利纳,长期在马政坛扮演重要角色。在大权旁落、形势突变的现实面前,拉乔利纳本人将作出怎样的政治抉择,马政坛是否又将陷入混乱的循环,留给外界不少疑问。
社会经济矛盾长期积累
近期,马达加斯加政治危机持续,态势迅速升级。自9月底首都塔那那利佛等城市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后,不到半月,先后历经总统解散政府和国民议会,以及总统被弹劾,军方继而接管政权。
日前,拉乔利纳通过社交媒体发声,因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已转移至安全的地方,但仍会对国内事务负责。此时的拉乔利纳据传已在法国的帮助下先前往法属留尼汪,后抵达安全地点。
马达加斯加此轮政治危机的导火索,是上月开始的大规模示威游行。据新华社报道,自9月25日起,塔那那利佛等多座城市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,抗议频繁发生的缺水断电。尽管拉乔利纳很快解散现任政府,并向民众致歉,但依旧难以挽回逐渐失控的局势。11日,塔那那利佛南部一处军营发生哗变,部分军人加入示威游行,并要求拉乔利纳下台。12日,该军营宣布接管马军队指挥权,总统府发表书面声明,谴责正在发生的“非法武力夺权企图”。
14日早些时候,总统府经由社交媒体发布法令,宣布根据宪法解散国民议会。14日下午,马国民议会召开特别会议,宣布投票通过对总统拉乔利纳的弹劾。当天,兰德里亚尼里纳在总统府宣布,马国防和安全部队已正式接管国家政权。
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因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此次政治危机的爆发,是长期社会经济问题的积累。李因才指出,自2019年当选总统以来,拉乔利纳的治理成绩不尽如人意,引发社会不满。“马达加斯加是世界最贫困的国家之一,即便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,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位居后列。非正规就业率甚至超过战乱不断的索马里。”李因才说道。资料显示,马达加斯加现有约3000万人口,中位年龄低于20岁,75%的人口生活处于贫困之中。
此外,马达加斯加在历史上曾是法国殖民地,长期殖民遗留的创伤让马民众对法国抱有复杂感情。尽管法国在8月归还重要历史文物,但有分析认为,重建政治互信仍需时间。在这一背景下,有报道称,拉乔利纳所拥有的法国国籍加剧了青年群体对他的不满。
拉乔利纳执政前景黯淡
15日,马达加斯加军方表示,将与过渡文职政府共同执政两年,并将举行选举。对于该国政治危机,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(南共体)日前发表声明,向马达加斯加政府和人民表示坚定支持。非盟15日宣布暂停马达加斯加成员国资格,并呼吁恢复文官政府和选举。
谈及该国未来政局走向,李因才认为,从目前局势发展看,拉乔利纳政权大概率会倒台,很可能无法再继续执政。“拉乔利纳此前解散政府以自救,但对平息骚乱依旧几乎没有作用,显示其已很难挽回人心。而在拉乔利纳离开马达加斯加后,国内支持群体面临进一步瓦解的可能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宣布接管政权的军方指挥官兰德里亚尼里纳所属的“CAPSAT”部队,曾在2009年支持当时作为反对派领袖的拉乔利纳上台。当年,马达加斯加时任总统拉瓦卢马纳纳在哗变军队压力下交权流亡,拉乔利纳随即自任总统。李因才指出,自1960年独立以来,马达加斯加虽经历多次政变,但军方规模有限,其在政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,远不及马里、布基纳法索、尼日尔等非洲国家(注:上述三国自2020年起相继发生军事政变,并受到西共体制裁)。未来军方可能不会直接前台执政,而是选择在文职政治领导人背后发挥影响力。
金御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